【地區(qū)概況】
佛岡縣是廣東省清遠市下轄的一個縣,位于廣東省中部,珠江三角洲大三角邊緣,屬山區(qū)縣,介于東經(jīng)113°17′28″~113°47′42″,北緯23°39′57″~24°07′15″之間,與從化、新豐、英德和清遠市清城區(qū)毗鄰,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地形地勢自東北向西南傾斜,境內(nèi)低山、丘陵、谷地、平原交錯。佛岡縣共有6個鎮(zhèn),78個村委會和12個社區(qū)居委會,另有省級林場和自然保護區(qū)各1個?偯娣e1295平方公里?側丝诩s32.07萬人,其中縣城人口約14萬(含外來人口)。佛岡有多處的史前文化遺址,且留存西周的古窯,春秋時期的青銅劍、唐宋的古道等。
【行政區(qū)劃】
佛岡縣轄6個鎮(zhèn):石角鎮(zhèn)、湯塘鎮(zhèn)、逕頭鎮(zhèn)、水頭鎮(zhèn)、高崗鎮(zhèn)、龍山鎮(zhèn)
【歷史沿革】
兩漢時分屬南海郡中宿縣、桂陽郡湞陽縣。南北朝時,佛岡南部屬浮護縣、北部屬湞陽縣。隋唐時,屬清遠英德;清雍正九年(1731年)在大埔坪(原屬清遠縣,今石角鎮(zhèn)府城附近)設捕盜同知,轄清遠、英德、從化、花縣(今花都市)、長寧(今新豐縣)、廣寧6縣捕務,但不負責地方行政事務。乾隆七年(1742年),六縣捕務歸各縣負責,大埔坪捕盜同知仍保留。民國初年,佛岡仍稱廳,屬粵海道轄。民國3年(1914年)6月3日,撤廳改縣,始稱佛岡縣。
1949年10月12日,佛岡縣全境解放,佛岡縣屬北江臨時行政委員會(1950年4月,改稱北江專員公署)轄。1952年4月13日,佛岡縣與從化縣合署辦公,佛岡只設辦事處。1958年10月23日,佛岡縣與從化縣合并,稱從化縣,屬韶關行政公署轄。1961年5月4日,原佛岡縣轄區(qū)由從化縣分出,恢復佛岡縣建制。1963年6月15日,佛岡縣劃歸韶關專區(qū)轄。1983年7月26日,佛岡縣劃歸廣州市轄。1988年1月7日,佛岡縣劃歸清遠市轄。
【地理環(huán)境】
位置境域 佛岡縣位于廣東省中部,北回歸線北側,珠江三角洲北部邊緣。處于東經(jīng)113º17′28"至113º47′42",北緯23º39′57″至24º07′15″?h境東西長50.92公里,南北寬50.35公里。佛岡縣東北與新豐縣交界,東南與廣州市從化區(qū)接壤,西南與清城區(qū)毗鄰,西北與英德市相連。全縣行政區(qū)域范圍總面積為1295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全縣地勢為東北高,南西低。西北部的觀音山山脈是全縣主要山脈,最高峰為亞婆髻(海拔1218.8米),900米以上的山峰還有觀音山(海拔1048米)、大鬟山(海拔1059米)、辣籬腦(海拔1001米)、銅鼓腦(海拔907米)、三角山(海拔993米)等10多座,構成觀音山一帶獨特的高山地貌:諸峰層迭,群山環(huán)抱,海拔900米以上的山峰呈喇叭形分布,向西、西北綿延。
氣候特征 佛岡縣季風氣候明顯。用1月代表冬季,7月代表夏季,佛岡1月盛吹東北風,7月盛吹西南風。這種風的季節(jié)變化與大氣環(huán)流的季節(jié)變化密切相關。佛岡縣冬季主要受蒙古高壓的控制。夏季主要受印度洋低壓和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控制。由于蒙古高壓“干”而“冷”,在其控制下雨量較少,溫度較低。印度洋低壓和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濕”而“熱”,在其控制下雨量較多,溫度較高。
【經(jīng)濟概況】
2014年佛岡縣地區(qū)生產(chǎn)總值93.1億元,增長12%,增速位居全市前列;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完成增加值38.9億元,增長31.8%,增速居全市首位;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9.1億元,增長10%;固定資產(chǎn)投資33.2億元,增長18.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0.5億元,增長8.5%;年末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107.2億元,貸款余額58.3億元,分別比年初增長11.5%、14.1%。城鄉(xiāng)居民可支配收入14103.4元,增長10.6%。
【交通運輸】
公路:2006年末,34.5%的村地域內(nèi)有車站或碼頭。進村公路和村內(nèi)道路以水泥路面為主,覆蓋面分別達到67%、50%;沙石路面其次,覆蓋面分別達到13%、33%。實現(xiàn)通公路的自然村達94.49%。佛岡縣境內(nèi)有2條高等級公路貫穿全縣。其中,106國道佛岡段(一級公路)貫穿全縣6個鎮(zhèn)。京珠高速公路(G4京港澳高速公路)在佛岡路段高三個出入口:湯塘,佛岡,高崗。英佛一級公路,清佛一級公路縱橫分布,縣內(nèi)公路四通八達,村村通公路。另規(guī)劃有清遠銀盞-佛岡湯塘高速公路,汕頭--湛江高速公路(過境)?h城距廣州72(一說90)公里縣城距廣州北二環(huán)76.8公里,距廣州白云國際機場54公里。
鐵路:鐵路運輸方便,縣城至京廣鐵路英德火車站40.8公里。
航空:佛岡南距廣州白云國際機場54km,有高速公路直達,航空優(yōu)勢明顯。。
【風景名勝】
崔清獻公祠 位于佛岡縣水頭鎮(zhèn)下豐村西側,是佛岡縣文物保護單位。崔與之,字正子,號菊坡。1193年(南宋紹熙癸丑)科進士,官至右丞相,卒后封南海郡開國公,謚號清獻。該祠建于明代中葉,清末毀于火,民國六年(1917)重建,祠深三進,兩邊有青云巷間隔,面積225平方米。祠堂是磚木結構,門匾額題曰“清獻崔公祠”,是明代學者陳獻章手筆,第二進懸有“嶺南間氣”牌匾。
黃花湖 在湯塘鎮(zhèn)境內(nèi),距佛岡縣城14公里。國道106線穿湖而過,黃花湖四面環(huán)山,湖面開闊。20世紀90年代辟為旅游度假區(qū),從2公里外引來溫泉(80℃)供使用。湖的周圍建有白云溫泉山莊、金葉賓館、白云培訓中心、頤和山莊等賓館、別墅十多家,多有室內(nèi)外溫泉池。
觀音山 位于佛岡縣西北,面積25.69平方公里,主峰阿婆髻1219米。觀音山屬廣東省自然保護區(qū)。自然保護區(qū)內(nèi)自然資源豐富,有植物1143種,其中珍稀的植物桫欏、觀光木等20多種,動物238種,其中珍稀動物云豹、小靈貓、蟒等20多種,是中國天然亞熱帶生物基因庫之一,也是中國華南地區(qū)負離子含量較高的地方。山下溪澗長約五六公里,曲折蜿蜒,濃蔭蔽日,溪澗布滿大小各異的石頭。
三爰亭 位于佛岡縣湯塘鎮(zhèn)大埔村東面入黃花村路口處,是佛岡縣文物保護單位。亭以《詩經(jīng)》中“爰居爰處爰喪其馬”句演化命名。1892年(建于清光緒壬辰年)。占地面積120平方米,并列三間,各間以圓門互通。第一、二間分別供男、女商旅休息,第三間是守亭人宿舍及廚房。亭壁嵌有碑刻5通,碑文內(nèi)容為建亭記事、捐款芳名、收支細目等,還刻有“諸君飲茶,請分男女”,“諸君來,不許借宿”的亭規(guī)。
東坑祠 又稱黃氏宗祠。位于佛岡縣水頭鎮(zhèn)蓮瑤東坑村右側,是佛岡縣文物保護單位。該祠建于1522年(明嘉靖元年)。祠為三進四合院式布局,面積1432.36平方米,主體建筑為硬山頂,穿斗式木構梁架,梁枋上飾以精致的雕刻,祠正面檐下墻體上有花、鳥、草、木、人物壁畫,祠正門屋脊有鰲魚瓷塑,建筑保存完好。
森波拉火山溫泉 森波拉火山溫泉集山地溫泉和峽谷溫泉特色于一體,被譽為“中國第五代主題溫泉”的開創(chuàng)者。位于佛岡縣三八鎮(zhèn),占地120畝,分為花香溫泉區(qū)、火山動感區(qū)、竹林藥浴區(qū)三大區(qū)域,擁有不同風格78個原生態(tài)溫泉浴池。
【民俗風情】
水頭搶花炮 水頭鎮(zhèn)是個古老的小鎮(zhèn),春節(jié)有搶花炮的習俗。紙扎藝人所扎的花炮,通常有兩人多高,上綴許多“公子”,分為“丁財貴福祿壽”六個花炮。到搶花炮當日,把有編號的銅環(huán)放入“地墩”(在生鐵筒內(nèi)沖實火藥,點燃引火線即炸響的一種炮)。點花炮開始時,“隆”一聲,銅環(huán)被射上高空,百姓爭著撿搶,拾得銅環(huán)者,按編號贏得一尊花炮,眾人迎回村中祠堂供奉。
四九鯉魚燈 湯塘鎮(zhèn)田心村春節(jié)素有舞鯉魚燈的習俗,以慶豐年。據(jù)傳,鯉魚燈習俗發(fā)源于該鎮(zhèn)的田心村。田心村群山環(huán)抱,中間有一人盆地,當?shù)厝罕姺Q之為“九鯉落潭”,這時氣候溫和,土地肥沃,五谷豐登,盛產(chǎn)荔枝、青梅。于每年春節(jié),當?shù)剞r(nóng)民舞鯉魚燈以慶來年豐收。
湯塘舞被獅 在湯塘鎮(zhèn)圍鎮(zhèn)村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和十六那兩天,一群老太婆在一頭醒獅的帶領下,兩人一組手舉被子、扭動身子,奔奔跑跑,像傳統(tǒng)舞獅子一樣在玩耍,只不過龍?zhí)资潜蛔佣皇切血{。該村舞被獅活動起源于清朝初年,有400多年歷史。相傳,為求祖先保佑,當年該村村民決定上山找山墳,并把太祖骸骨遷回村里祠堂。人們在群山中沒有找到太祖墳卻找到太祖婆的墳墓。商量后,大家同意把太祖婆的骸骨運回村子。下午,烈日如火,人們擔心太祖婆的靈魂被陽光滅殺?墒,一大群人中沒有一人隨身帶來雨傘遮陽,正擔憂如何是好,一位剛生了男丁的媳婦提議把包孩子的被子當雨傘來用。大家都認為可以。這樣太祖婆的骸骨就在被子下安全運回了村子。當年該村風調雨順,人丁興旺,收成豐厚。村里人很迷信,認為是太祖婆顯靈福澤全村。為祈求太祖婆年年保佑,讓全村事事如意、人畜平安。村長建議每到元宵節(jié)都由女人在祠堂舞被獅讓太祖婆高興。之后,這種表演儀式就一代一代傳了下來,并且規(guī)則也有了新的內(nèi)容:除堅持不準男人參加表演外,只允許當年生男丁或新娶媳婦的人家派人表演。
高崗豆腐節(jié) 正月十三,佛岡縣高崗鎮(zhèn)社崗下村村民以互相投擲豆腐來鬧元宵。全村一千多人傾巢而出,以他們獨有的方式——互相投擲豆腐鬧元宵。下午3點,伴隨著鑼鼓聲、鞭炮聲、追逐嬉笑聲,豆腐似雪花般在狂歡的人群間飛舞,打在人們臉上、身上。特別是年青人,互相追逐、打鬧著,狂歡的場面融匯了當?shù)卮肢E的民風,令人仿佛置身于西方的狂歡節(jié)中,異常熱烈。一陣擲打、涂抹之后,個個變成大花臉、小白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