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宮市位于河北省東南部的冀、魯兩省交界處,屬華北平原黑龍港流域。周圍百公里左右有石家莊、濟南、邢臺、邯鄲、衡水、德州、聊城、臨清等大中城市環(huán)鄰,并且靠近北京、天津、鄭州等大都市;境內有106、308國道和邢(臺)—德(州)線、肅(寧)—臨(西)線、祁(村)—南(宮)線五條干線公路在市區(qū)交匯,青(島)銀(川)高速、大(慶)廣(州)高速縱橫交叉,京九鐵路貫穿南北,區(qū)位交通優(yōu)勢十分明顯。全市轄6鎮(zhèn)、5鄉(xiāng)、4個街道辦事處,456個行政村,總人口50萬,市域總面積85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80萬畝。
行政區(qū)劃
南宮市轄4個街道辦事處、6個鎮(zhèn)、5個鄉(xiāng):
街道:鳳崗街道辦事處、南杜街道辦事處、北胡街道辦事處、西丁街道辦事處
鎮(zhèn):蘇村鎮(zhèn)、大高村鎮(zhèn)、垂楊鎮(zhèn)、明化鎮(zhèn)、段蘆頭鎮(zhèn)、紫冢鎮(zhèn)
鄉(xiāng):吳村鄉(xiāng)、大村鄉(xiāng)、南便村鄉(xiāng)、大屯鄉(xiāng)、王道寨鄉(xiāng)
歷史沿革
南宮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西漢初年始置縣,距今已有2100多年,因西周“八士”之一的南宮適(音:括)曾封邑于此,漢高祖劉邦取其復姓命縣名,以示“尊周禮、敬賢人”之意。境內有普彤寺、普彤塔始建于公元67年(東漢明帝永平十年),為中國最早的佛教建筑之一。清末著名文學家、書法家張裕釗手書“重修南宮縣學碑記”,創(chuàng)立“南宮體”書法,現已風靡海內外。南宮是革命老區(qū),抗日戰(zhàn)爭時期,為八路軍129師東進縱隊司令部、冀南行政主任公署、冀南軍區(qū)、冀魯豫邊區(qū)省委駐地,鄧小平、劉伯承、徐向前、宋任窮、王任重、陳再道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都曾經在這里生活、工作和戰(zhàn)斗過,南宮人民的優(yōu)秀兒女張霖芝、李菁玉、馬國瑞等為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yè)做出了杰出貢獻。
南宮,自漢置縣一直沿用此名。相傳春秋時期周朝時有個復姓南宮名適字子容的魯國人,曾寓居此地,很有德望,是當時名人,稱南宮子。劉邦用此人姓氏做縣名,以示為"禮義之鄉(xiāng)",這就是南宮縣名的由來。(見《南宮縣志》、《冀州志》)。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南宮縣仍為邢臺專區(qū)。1958年4月28日,撤銷邢臺專區(qū),南宮縣劃歸邯鄲專區(qū)。同年12年20日,撤銷威縣、清河縣并入南宮縣。1960年5月3日,又撤銷邯鄲專區(qū),南宮縣歸邯鄲市轄。1961年5月23日復設邢臺專區(qū),南宮縣還屬。同年7月9日,析南宮縣復置威縣、清河縣。1970年邢臺專區(qū)改稱邢臺地區(qū),仍轄南宮縣。南宮縣1986年3月5日經國務院批準撤縣建市。1993年7月,邢臺地區(qū)與邢臺市合并,改稱邢臺市管轄。
氣候特點
南宮市屬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3℃,一月平均氣溫-3.1℃,七月平均氣溫26.7℃,極端最低氣溫-22.4℃,極端最高氣溫42℃。≧0°積溫4936.3℃,≧10°積溫4449.7℃。年日照2955小時。年平均降水量584毫米,多集中在七、八月份。早霜始于十月中旬,晚霜終于四月上旬,無霜期約200天。
自然資源
1、土地資源 南宮市土地面積127.33萬畝,耕地面積97.9萬畝,占總面積的76.92%,主要類型為壤土地,面積115萬畝,土地肥沃,非常適宜糧、棉、菜等農作物生長。另外還有沙化次耕地10.3萬畝,粘土地1.7萬畝,對這部分土地大力實施退耕還林、還草,用于改善農業(yè)生態(tài)環(huán)境,同時,積極進行土地整理改造,確保占補、平衡,為該市工業(yè)發(fā)展用地提供了相對寬松的條件。
2、水資源 該市地上水資源以城區(qū)西側的群英湖為主要地表水水源地。群英湖位于南宮城區(qū)西北角,為古洚水河道,后改造建成人工湖,水庫面積2780畝,蓄水面積2400畝,庫底高程21米,最大蓄水量800萬立方米,為河北南部依傍縣城面積最大的人工湖。南水北調工程開通后,群英湖將成為邢臺東部各縣市主要的地表水源地。全市有地下水資源量3500萬立方米左右,地下水質良好,淺層淡水水質礦化度不到2g/L,PH值在7.5—8.0之間,屬中性水,灌溉系數大于8。深層淡水水質礦化度在0.8—1.1之間。地下水庫:位于清涼江以北,索滬河以東的黃(河)、清(河)、漳(河)故道帶上,庫區(qū)面積206平方公里,年可存儲水量1.12億立方米。1983年經國家地質部與聯合國開發(fā)計劃署洽談,將南宮地下水庫定為聯合國開發(fā)計劃署中華人民共和國黃、淮海平原水資源評價野外試點。
3、農產品資源 南宮屬黃河沖積平原,土地廣袤,土壤肥沃,氣候溫濕,無大工業(yè)污染,是理想的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南宮盛產小麥、玉米、谷子、薯類、豆類、花生、芝麻、蔬菜等農產品,是全國商品糧基地縣(市)、全國節(jié)水農業(yè)示范縣(市)、全國優(yōu)質棉基地縣(市)、“河北棉花之鄉(xiāng)”、“河北韭菜之鄉(xiāng)”、河北省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全市常年糧食播種面積60萬畝以上,畝產310公斤,總產19萬噸,馬鈴薯種植面積4萬多畝,畝產2000公斤左右。近兩年,大力推進農業(yè)科技進步,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河北農業(yè)大學在南宮聯合建立了農業(yè)科技成果轉化基地和農業(yè)科研教學基地——“河北冀南農業(yè)科技示范園”,著力推廣無公害農產品生產栽培技術和優(yōu)質高產專用新品種,糧食品質大大提高,優(yōu)質小米、中強筋質專用麥、高油玉米、高蛋白玉米、糯玉米、高糖紅薯、黑花生、黑芝麻等優(yōu)質農產品深受市場歡迎。
4、自然能資源 南宮自然資源有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太陽能資源,境內為太陽能資源的中等類型區(qū),全年日照總時數平均2668.5小時,年日照率為60%,太陽能的利用為6244.8萬千卡,可用于農業(yè)生產生活,目前地膜覆蓋和塑料大棚等已在廣大農村推廣普及使用。風能資源,南宮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qū),為風能季節(jié)利用區(qū),春季多風,冬季次之。風能密度在50-100瓦/平方米之間,風能可用于風力提水機械灌溉、發(fā)電等,其能量相當于電能15.81萬度。生物質能源,包括薪柴、作物秸稈、野生植物。作物秸稈以棉花秸為主,其次是谷、小麥等秸稈,折標準煤14.23萬噸,野生植物包括樹木落葉、雜草等植物落葉,折標準煤5.38萬噸。目前,南宮正在謀劃開發(fā)利用秸稈資源發(fā)電。
經濟發(fā)展
南宮歷來就是冀南經濟商貿重鎮(zhèn),素以“小北京”著稱,“南宮旱碼頭、臨清水碼頭”在冀魯豫交界廣為流傳。而久負盛名。1986年3月南宮在河北省第一批撤縣建立縣級市,1987年3月被國務院批準為對外開放城市。南宮是“中國羊剪絨毛氈名城”、“全國武術之鄉(xiāng)”、“中國民間藝術之鄉(xiāng)”、全國商品糧基地市(縣)、全國節(jié)水農業(yè)示范市(縣)、全國秸稈養(yǎng)牛示范市(縣)、河北省“棉花之鄉(xiāng)”、河北省“韭菜之鄉(xiāng)”、河北省“文明衛(wèi)生城市”。
區(qū)域特色:南宮市域經濟特色鮮明。農業(yè)初步形成了優(yōu)質棉花、無公害蔬菜、畜牧養(yǎng)殖三大主導產業(yè)。優(yōu)質棉花常年種植面積在50萬畝以上,年產皮棉4萬多噸,是全國優(yōu)質棉基地和棉花百強縣市,生豬養(yǎng)殖業(yè)在致力于建設百萬頭安全商品豬生產基地,無公害韭菜、蘆筍、辣椒等農產品暢銷京、津、石等大中城市。工業(yè)已經形成了羊絨、羊剪絨、棉花加工三大主導產業(yè)和毛氈、食品加工、機械加工三大特色產業(yè)。主要工業(yè)產品精梳山羊絨、羊絨紗、羊絨衫、羊絨制品、裘皮制品、彩色棉紗、高支紗、氣體灌充設備,汽車連桿等享譽國內外市場。特別是羊剪絨制品出口量約占全國同類產品總量的50%以上,是亞洲最大的羊剪絨生產加工基地。食品加工業(yè)以生豬屠宰和肉食品加工為主,該產業(yè)龍頭企業(yè)——河北千喜鶴食品公司,年屠宰生豬300萬頭,加工高低溫肉制品8萬噸,是華北地區(qū)規(guī)模最大、技術設備最先進的現代化肉食品加工企業(yè)。
名優(yōu)特產:南宮熏菜選用優(yōu)質豬肉,并按比例添加鮮雞蛋、純正綠豆 淀粉、姜絲和小磨香油,攪拌成粥狀,灌入腸衣。之后,用配好佐料的湯煮熟再用鋸末煙火熏烤成紫紅色,外皮再抹上香油,吃起來清香而沒有腥味,放幾天也不變味,深受群眾歡迎。
基礎建設
南宮地處京津經濟區(qū)與中原晉冀魯豫經濟區(qū)、東部沿海發(fā)達地區(qū)與中西部地區(qū)的交匯地帶。青(島)銀(川)高速、106、308國道和邢德線在市區(qū)交匯,“京九”鐵路縱貫城區(qū)東部。即將建設的大(慶)廣(州)高速、邢(臺)德(州)高速、邯(鄲)黃(驊)鐵路也從城區(qū)穿過。南宮處于承東啟西、連接南北的“黃金十字路口”上,周圍百公里范圍有石家莊、濟南、邯鄲、邢臺、衡水、德州、聊城等大中城市,而且緊靠北京、天津、太原、鄭州等大都市,從南宮1小時可到兩個省會(石家莊、濟南),3小時能進京下衛(wèi)(津),到黃驊港也僅需3個小時,交通非常便利。
鑫春購物中心,信譽,聯華,易購等大型購物場所。
城區(qū)規(guī)劃
城區(qū)自西向東,分為四大功能區(qū):西環(huán)路至企之路為休閑游覽區(qū);企之路至鳳凰路為商貿服務居民生活區(qū);鳳凰路至騰飛路為行政管理區(qū);騰飛路至東環(huán)路為城市工業(yè)區(qū)。城市的承載能力和服務功能顯著增強。市區(qū)現有主要路街25條,全長70公里,已基本形成“九縱十二橫”城市路網體系。“九縱”為:五一路、育才路、冀南路、鳳凰路、復興路、富強路、騰飛路、東環(huán)路、南大街—北大街。“十二橫”為:普彤大街、北城街、東進大街、勝利大街、青年大街、朝陽大街、學苑路、邢德路、北緯路、大慶街、通達街、東大街—西大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