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隸屬青海省西寧市,地處青海省東部河湟谷地,祁連山南麓,湟水河上游北川河流域,是青藏高原和黃土高原過渡地帶。海拔2280—4622米,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屬高原大陸性氣候,全縣總面積3090平方公里,轄9鎮(zhèn)、11鄉(xiāng),有漢族、回族、土族、藏族、蒙古族等26個民族,并先后兩次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xiāng)”。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常住人口為403368人。
【行政區(qū)劃】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轄9個鎮(zhèn)、11個鄉(xiāng):
鎮(zhèn):橋頭鎮(zhèn)、城關鎮(zhèn)、塔爾鎮(zhèn)、東峽鎮(zhèn)、黃家寨鎮(zhèn)、長寧鎮(zhèn)、景陽鎮(zhèn)、多林鎮(zhèn)、新莊鎮(zhèn)
鄉(xiāng):青林鄉(xiāng)、青山鄉(xiāng)、遜讓鄉(xiāng)、極樂鄉(xiāng)、寶庫鄉(xiāng)、斜溝鄉(xiāng)、良教鄉(xiāng)、向化藏族鄉(xiāng)、樺林鄉(xiāng)、朔北藏族鄉(xiāng)、石山鄉(xiāng)
【建置沿革】
從大通縣上孫家寨發(fā)現(xiàn)的出土文物中,足以證明,四、五千年前,先民們已開始在這里過著狩獵和游牧生活。 歷史文獻記載,青海一帶遠古時期是羌人分散居住的地方,相傳是炎帝姜性的別種。戎人其活動范圍很廣,東起隴東,西迄黃河源頭,南至川西一帶,西北達新疆中部,逐水草而居,以游牧為主。 夏禹時(公元前21世紀初)屬雍州,即包括今陜西、寧夏、甘肅以及青海東部地區(qū)。 西漢時,北方的匈奴與湟中(今西寧古河湟一帶統(tǒng)稱為湟中地)的羌人聯(lián)合,攻占河西走廊,阻塞了中原與西域的交通。漢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遣驃騎將軍霍去病率騎兵出隴西,攻祁連,擊破匈奴右地,恢復了東西交通。漢王朝為了鞏固這一新的戰(zhàn)略地區(qū),開拓河湟,列置河西四郡。又在今西寧城址修西平亭,設兵駐防。同時,在今大通長寧修了城堡,在附近開始了小規(guī)模屯墾,以補軍需。漢宣帝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派后將軍營平侯趙充國率兵來古湟中(今黃河上游、湟水和大通河流域,古稱"三河間"),實行"軍事屯田",曾開通大通到張掖的通道。 西晉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增設長寧縣,由西平郡管轄,后又歸西都縣(從臨羌縣分置)管轄。西晉末年(公元310年前后),鮮卑慕容氏吐谷渾從今遼寧省遷徙到陰山、隴山,逐漸經甘肅南部,進人青海湖環(huán)湖地區(qū),兼并羌人等大片土地,建立了吐谷渾王國,管轄青海的廣大區(qū)域,前后達350年之久。 公元317年,西晉滅亡后,南北分裂,前涼、后涼曾先后控制過青海東部。 十六國時,鮮卑族禿發(fā)烏孤建立南涼王國(公元397一414年),曾以西平(今西寧,后遷都樂都)為首府。大通地區(qū)歸南涼管轄。 南涼滅亡后,北魏、北周曾分別管轄過該地。 隋煬帝大業(yè)四至五年(公元608一609年),派裴矩經營西域,擊敗吐谷渾,可汗伏允率眾逃入雪山(積石山南)。從此,自西平、臨羌以西,且末(在今新疆)以東,祁連以南,雪山以北,皆為隋有,大通地區(qū)也回歸中央政權的統(tǒng)一管轄。 唐高宗龍朔三年(公元663年),吐蕃滅吐谷渾,控制了整個河隴地區(qū)。大通地區(qū)由吐蕃統(tǒng)治,為時達200年之久。 公元960年,北宋建立后,吐蕃勢衰,西夏興起,于公元1004年成立夏國,建都銀州,逐漸占有寧夏、甘肅、青海、新疆諸地。因宋朝致力于防御西夏威脅,廝啰在今西寧建首府青唐城,取代了吐蕃的統(tǒng)治,控制青海地區(qū),達南城亦為廝啰管轄。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年),宋軍進入湟水流域,占青唐城,改名鄯州;兆诔鐚幎辏1103年),收復達南城,改名大通城。 公元1127年,金滅北宋后,南宋時期一百年內,金和西夏交替統(tǒng)治青海東部地區(qū)。 十三世紀初,蒙古貴族興起,先后滅西夏和金,公元1271年建立元朝,進而滅南宋(1279年),統(tǒng)一中國。設置西寧、貴德二州及吐蕃朵甘思等處。在河州(今甘肅臨夏)設置吐蕃宣慰使都元帥府。今大通(包括今門源縣)在其管轄范圍內。 公元1368年,元朝滅亡。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明朝軍事力量進入青海地區(qū)。洪武六年(1373年),改西寧州為西寧衛(wèi),屬陜西行省都指揮使司,繼元制,封授土司。西寧衛(wèi)共封十六家土司。當時大通地區(qū)有陳土司(子明),管轄十四個寨堡。土司府建在今長寧鄉(xiāng)宋家莊。洪武十九年(1386年)長興侯耿炳文率軍隊修筑西寧城。同時,從河州、涼州、南京等地移民徙戶,在大通河一帶,墾荒辟地,開溝修渠,引水灌田,種植糧食,蔬菜等,從此大通地區(qū)逐漸發(fā)展繁榮起來。世宗嘉靖十五年(1536年),河套蒙古貴族吉囊及其后裔屢進犯西寧、大通、互助等地。明末,大通為蒙古貴族麥力干所據(jù)。 清世祖順治十年(1653年)麥力干在大通城大營宮室,使其長子南力木居之。世宗雍正元年(1723年),青海蒙古親王羅布藏丹津聯(lián)絡郭莽(今大通廣惠寺)、郭。ń窕ブ訉幩拢┑人吕锱亚,攻西寧城和北川(今西寧郊區(qū)及大通外川)。雍正二年(1724年),清政府調川陜總督年羹堯,四川提督岳鐘琪統(tǒng)兵征討,削平邊患,廓清河湟。當時年羹堯曾派兵攻進兩寺,"殲其眾而焚其寺"。雍正三年(1725年),為進一步加強清王朝集權統(tǒng)治,又增設軍政設施,在設西寧府及西寧縣的同時,設大通衛(wèi),并筑大通(今門源縣城)、永安(今祁連縣境)、白塔(今大通城關鎮(zhèn))三城,分兵駐守。大通城置總兵官,并左右游擊,轄永安、白塔二營,屬西寧府管轄。乾隆九年(1744年),經西寧道楊應琚和大通衛(wèi)守備官孫捷聯(lián)名詳請,衛(wèi)署遷白塔。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改大通衛(wèi)為大通縣。從此白塔城成為大通縣治所在地。 1914年,大通縣隸屬于西寧道。 1957年10月,大通縣人民政府從城關鎮(zhèn)遷至橋頭鎮(zhèn)。 1985年11月6日,國務院批準撤銷大通縣,并于1986年7月10日在原行政區(qū)域內建立了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至今。
【地理環(huán)境】
位置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位于青海省東部河湟谷地,祁連山南麓,湟水河上游北川河流域,縣城橋頭鎮(zhèn)距西寧市35公里,距西寧飛機場60公里,全縣總面積3093平方公里。
地貌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是青藏高原和黃土高原過渡地帶,海拔2280—4622米,地勢西北高東南低。
氣候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屬高原大陸性氣候,年均氣溫4.9度,極端最高氣溫35.6攝氏度,極端最低氣溫-26.1攝氏度,最大凍土深度114厘米,最大積雪厚度18厘米。年降水量523.3毫米,年平均蒸發(fā)量1762.8毫米,全年降水天數(shù)168天,降水量最多在8月,最少在12月,年平均相對濕度56%。年內無霜期61—133天左右,年平均日照時數(shù)2553小時,最大風速18米/秒。
【交通運輸】
鐵路 寧大(西寧—大通)鐵路(客貨)支線全長36公里,與蘭青(蘭新)鐵路干線在西寧市小橋站接軌。寧大鐵路支線運輸公司管內5站,與支線接軌的企業(yè)專用線17條、企業(yè)專有鐵路2條?v穿縣境的蘭新鐵路客用干線2014年建成通車。北川工業(yè)園西界址沿線有寧張鐵路孫家寨、長寧、陶家寨三個管內客貨站點。
公路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形成了“四縱三橫”的交通網(wǎng)絡格局,縣鄉(xiāng)公路連通全縣20個鄉(xiāng)鎮(zhèn)通鄉(xiāng)公路基本實現(xiàn)黑色化,公路里程達到1192公里?h城距西寧市僅35公里,距西寧飛機場約50公里。227國道(寧張公路)、在建蘭新鐵路(蘭州—新疆)貫穿全境。寧大(西寧—大通)高速公路全長37公里。大湟公路(長寧—多巴)全長27公里。 G227線老城關經西寧至上新莊段公路是G227線張掖—孟連公路青海省境內的重要路段,也是縱貫青海省南北部的重要干線及出省通道。公路起于大通縣老城關鎮(zhèn)東南城關岔口,經大通縣城關鎮(zhèn)岔口、橋頭鎮(zhèn)、長寧鎮(zhèn)、生物園區(qū)、海湖北路、海湖路、昆侖路、同仁路交叉口、建國南路、尖扎路、新城南路、南川工業(yè)園區(qū)、陳家灘村、上新莊村,止于騸馬臺村。路線全長82.35公里,全線按一級公路雙向四車道設計。
【社會事業(yè)】
教育事業(yè) 全縣共有幼兒園134所。小學23所,初中24所,其中九年一貫制學校23所;高中8所,其中十二年一貫制學校3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幼兒園在園幼兒16296人,小學在校生33489人,初中在校生16941人,高中在校生10659人,特殊教育在校生81人。學前教育毛入園率104.54%,義務教育階段適齡兒童入學率100%,高中階段毛入學率100.68%。
醫(yī)療衛(wèi)生 各類醫(yī)療衛(wèi)生計生機構463家,其中縣直醫(yī)療衛(wèi)生計生機構9家,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機構3家,省駐縣廠礦企業(yè)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3家,市級醫(yī)院分院1家,民營醫(yī)院8家,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27家(中心衛(wèi)生院5家、普通衛(wèi)生院22家),村衛(wèi)生室289家,營利性個體診所123家。全縣各類衛(wèi)生機構共有從業(yè)人員3189人,其中衛(wèi)生專業(yè)技術人員2680人,其他從業(yè)人員509人。全縣各類衛(wèi)生機構共開放病床1599張。全縣平均每千人擁有衛(wèi)生專業(yè)技術人員4.67人(不包括鄉(xiāng)村醫(yī)生)、病床3.55張。
【風景名勝】
蘇家堡故城
蘇家堡故城坐落于景陽鎮(zhèn)蘇家堡村東,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城堡東、西長500米,南、北寬400米,墻體夯土板筑,四個城角分別有一個角樓的樓臺基,城內西南郊南墻一側和西北角西墻一側以及東城門、西城門的南側各有一條長約30米、寬約3米通往城墻頂部的馬道。該城堡軍事設備構筑布局嚴謹規(guī)范,規(guī)模宏大,是青海省省現(xiàn)存唯一較為完整的古城堡。
明長城
修筑于明代,是世界上海拔最高、保存最完整的明長城遺址,現(xiàn)存50245米,東起大通與互助縣交界的閻王邊,西止大通與湟中縣的交界處,有夯土墻體、山險、山險墻,壕溝、敵臺、烽火臺、隨墻壕、石墻、關堡等。主要用于防御明正德年間游牧于青海湖地區(qū)的蒙古卜兒孩部,以及明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從內蒙古河套地區(qū)進入青海湖地區(qū)的土默特部俺答汗部屬對明西寧衛(wèi)的侵擾,是西寧衛(wèi)城重要的外圍防御工事。此段長城被專家譽為青海八達嶺,現(xiàn)已列入國家長城保護計劃,重點進行保護和開發(fā)利用。
會寧寺
百年古剎會寧寺位于景陽鎮(zhèn)土關村,據(jù)考證,建于明弘治年間,是一處藏傳佛教寺院,現(xiàn)存歇山式大殿一座,迄今仍然為創(chuàng)建時的原物。會寧寺與明、清及民國“改土歸流”前的西寧東李土司、西李土司的祖先有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對于研究這一時期青海土司的歷史以及土族歷史文化是不可多得的文物古跡,現(xiàn)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廣惠寺
青海五大黃教寺院之一,原名郭莽寺,位于東峽鎮(zhèn)衙門莊村北側,距縣城15公里,與鷂子溝隔東峽河相望,距今已有360年的歷史,原寺建于清初,幾經興衰變遷,留下了彌足珍貴的民族宗教文化遺產,如今新建的大經堂器宇軒昂、金碧輝煌,寺內佛寶文物眾多,香火旺盛,逐漸恢復了往日的繁盛,成為信眾禮佛祈福和游客觀光旅游的勝地。
城關文廟
城關文廟位于城關鎮(zhèn)城關村城關中心學校院內,依照西寧文廟式樣仿建于清代是大通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歷史縮影。文廟坐北面南,在它的中軸線上從南至北主要分布著照壁、泮池、欞星門、戟門、大成殿等建筑,并且將文廟大致分成了三個院落。
橋頭公園
橋頭公園位于橋頭鎮(zhèn)北側,始建于1984年,初建時占地面積150畝,現(xiàn)擴至180畝,園內可同時容納1.5萬人游憩。被贊譽為西寧市新八景之一。
元朔山
元朔山又名老爺山,位于西寧市北約40公里,大通縣境內。大通縣老爺山風景名勝區(qū)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山上有火燒臺、老虎洞和古寺廟遺址。主峰西南皆為懸崖絕壁,北面與牦牛山相對,為西寧市旅游勝地之一。
娘娘山
娘娘山位于大通縣橋頭鎮(zhèn)西側,距縣城5公里。起于黑林,止于景陽川,環(huán)繞縣境西南部,首尾50余公里。總面積約100平方公里,與老爺山對峙。主峰海拔為4010米,天然林區(qū)有12000畝。
察汗河國家森林公園
察汗河森林公園位于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寶庫鄉(xiāng),位于227國道旁,距西寧市80公里,距大通縣45公里,公園總面積3114公頃,2001年確定為國家級森林公園,園內以石林、瀑布、園林構成景觀。
達坂山
達坂山地處青海省大通與門源兩縣的交界處,是青海通往甘肅的交通要道。在青海高原的眾多的山巒中,達坂山只能算小字輩,但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達坂山在高原聲名顯赫。達坂山南北兩側的河谷地區(qū)海拔高度相對較低,氣候涼溫是青海重要的農牧業(yè)地區(qū),特別是北側的寬闊浩門河谷全部種植著小油菜,成為國內聞名的百里花海。南側的大通縣為青海省重要的春小麥生產基地。南側的寶庫峽及察汗河國家森林公園、黑泉水庫景色迷人。
寶庫石林溫泉
寶庫石林溫泉距石林800米,水溫達50度左右,水流量每小時15立方米,是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唯一一處溫泉資源。
鷂子溝風景區(qū)
鷂子溝風景區(qū)是以云杉純林為主,伴生有白樺、山楊和人工落葉松林為輔的針闊混交天然次生林區(qū)。位于大通縣東北部,距縣城18公里,省會西寧53公里。景區(qū)主要由克麻溝、鷂子溝和老虎溝等組成,公園面積為1633.1公頃,海拔2450--3200米,年均溫度為2.9℃。
【歷史文化】
文化遺產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2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4處、文物點96個。全縣現(xiàn)有“舞蹈紋飾彩陶盆”等館藏文物1060件,其中一級文物3件(銅錠、斂口剔花醬釉瓷罐、醬釉扁水壺)、二級文物4件(青銅戈、板斧形青銅斧、十字鎬形銅斧、西寧衛(wèi)千戶所管軍。
大通皮影 自明末清初(公元1644年)傳入以來,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2006年大通皮影被列入青海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大通皮影作為河湟皮影的重要組成部分已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大通皮影戲是集民間美術、音樂、戲曲為一體的一種民間曲藝表現(xiàn)形式,以光、影、色三者的組合形成了皮影雕刻藝術的觀賞性。
大通刺繡 可分為四種類型:一是實用類,主要有鞋、襪子、腰帶、辮筒、枕頭,這是刺繡的主體;二是觀賞類,主要有錢褡、衣領、衣袖,荷包、口袋片等;三是禮儀類,主要有錢包、筆包、壽帳、挽聯(lián)、字畫等;四是宗教用品類,用刺繡塑造佛像和裝飾寺廟殿堂。大通刺繡的繡法有平繡、盤繡、鎖繡、網(wǎng)繡、拉繡、垛繡、辮繡、堆繡、剪貼繡等。
大通剪紙 大通剪紙流傳已有一千五百多年歷史,紙內容廣泛,多以表現(xiàn)戲曲人物、民間傳說、神話故事、飛禽走獸、花鳥魚蟲、生活場景為主,工具以剪為主,以刻為輔,色彩上以單色為主,金色為輔,手法上以陰刻為主,陽刻為輔。
大通農民畫 大通農民畫以夸張變形、粗獷、直白、裝飾性強、民族民間風情強烈、生活氣息濃郁、地域特色明顯為主要特點,已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大通縣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農民畫)之鄉(xiāng)。有20多件作品參加了全國歷屆農民畫展覽,其中獲全國性一等獎1個,二等獎3個,三等獎5個,優(yōu)秀獎10多個。有近2000多幅作品參加了省、市、縣書畫展覽,有多幅作品獲獎、刊登發(fā)表和收藏。
【榮譽稱號】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曾榮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全國民族團結創(chuàng)建活動示范縣、國家科技進步示范縣、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xiāng)、全國雙擁模范縣、全國老齡工作先進縣、全國雙擁模范縣(三連冠)、全國林業(yè)科技示范縣等國家級榮譽稱號。 2019年5月18日,大通縣入選“2019中國最美縣域榜單”。 2019年11月,入選第二批節(jié)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qū))。 2019年12月6日,入選全國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試點單位。 2019年12月31日,入選全國農村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典型縣。 2020年6月,被中共青海省委、青海省人民政府、青海省軍區(qū)命名為青海省“雙擁模范城(縣)”。 2020年7月29日,入選2017-2019周期國家衛(wèi)生鄉(xiāng)鎮(zhèn)(縣城)命名名單。 2020年9月29日,被交通運輸部、財政部確定為“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yǎng)護體制改革試點地區(qū)”。 2020年10月,被評為全國雙擁模范城(縣)。 2020年10月,獲評2019年度脫貧攻堅先進集體。 2020年11月16日,入選“2020中國最美縣域榜單”。 2021年1月19日,被國家民委命名為第八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qū)示范單位。 2021年,入選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名單。 2021年8月,被農業(yè)農村部辦公廳認定為“2021年全國休閑農業(yè)重點縣”。 2021年9月,入選“2021中國最美縣域”榜單。 2021年12月2日,擬入選2016—2020年全省普法先進縣(市、區(qū))名單,并予以公示。 2021年12月,被確定為第二批深化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樣板縣(市、區(qū))。 2022年2月,被評為第二批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q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