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陽縣位于陜西省西南部,秦嶺南麓,漢中盆地西緣,地處陜甘川三省交界地帶。總面積2831平方千米?側丝21萬人(2004年)。屬北亞熱帶北緣山地暖溫帶濕潤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3.2℃,年平均降雨量860毫米。
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zhèn),郵政編碼:724300。行政區(qū)劃代碼:610727。電話區(qū)號:0916。
行政區(qū)劃
略陽縣轄11個鎮(zhèn)、10個鄉(xiāng):
鎮(zhèn):城關鎮(zhèn)、接官亭鎮(zhèn)、橫現(xiàn)河鎮(zhèn)、兩河口鎮(zhèn)、金家河鎮(zhèn)、徐家坪鎮(zhèn)、白水江鎮(zhèn)、硤口驛鎮(zhèn)、何家?guī)r鎮(zhèn)、樂素河鎮(zhèn)、郭鎮(zhèn)鎮(zhèn)
鄉(xiāng):白石溝鄉(xiāng)、馬蹄灣鄉(xiāng)、西淮壩鄉(xiāng)、九中金鄉(xiāng)、仙臺壩鄉(xiāng)、觀音寺鄉(xiāng)、魚洞子鄉(xiāng)、黑河壩鄉(xiāng)、白雀寺鄉(xiāng)、史家院鄉(xiāng)
歷史沿革
先秦以前屬白焉氏族聚居地之東城,自西漢元鼎六(公元前111年),始建沮縣。曾用名沮縣、興州,武興、漢曲、順政。
西晉以前的略陽郡在今天甘肅天水,東漢末年,大量來自略陽的氐人南遷到沮縣,南北朝時期,在沮縣僑置略陽郡。
南北朝時,隴之秦安設有略陽郡。因連年戰(zhàn)爭,彼地大批氐 人南遷至此,仍舊沿用原郡縣稱謂!赌淆R書》因而載之:“武興縣僑置略陽縣。”
宋開禧三年(1206年)改為略陽,“以其用武之地曰略,治在象山之南曰陽”而得名。
民族分布
略陽縣先秦時為白馬氐東境地。自漢至南北朝末,氐人多次在此建立政權,反抗?jié)h族統(tǒng)治,屢遭失敗,漢族統(tǒng)治者曾數(shù)次將氐族人強制遷往酒泉、扶風、天水、關中一帶。未被遷走的氐人,被迫說漢話、學農耕,順從漢人的風俗習慣,與漢民通婚,逐步被漢人所同化。加之漢民族大量遷入,至晚唐以后,白馬氐族已匿跡。羌族亦同樣受漢民族生活習俗影響,與漢族融為一體。清雍正《重修略陽縣志》載,當?shù)厝?ldquo;兼有南北語音,類秦蜀”,積淀成兼有陜、甘、川地方特色的風俗民情。
縣域漢族來源無考。大致以當?shù)赝林鵀橹鳎灿袣v代輾轉遷徙及明、清強制移民。1982年全國第三次人口普查,本縣漢族190192人,占全縣人中和99.16%。境內少數(shù)民族以回民居多,據全國第三次人口普查,回族主要分布要城關鎮(zhèn)、何家?guī)r、白水江,共1470人。另有蒙古族8人,藏族1人,苗族5人,彝族4人,壯族26人,布依族2人,滿族63人,侗族9人,達斡爾族2人,毛難族1人,錫伯族7人。這些少數(shù)民族有的因工作遷入,有的事先定居。他們的節(jié)日、服裝大都與漢族相類,只有風俗習慣、宗教信仰等則保留著各自民族的特點。
礦產資源
略陽堪稱“富山盛礦”。全縣地下礦藏十分豐富,現(xiàn)已探明的有金、銀、鎳、銅、鐵、鉛、鋅、錳、硫鐵礦、磷礦、滑石等33種,礦體和礦點143處。其中,鐵、金、鎳、蛇紋石、白云石等礦藏量較大,金礦和鎳在全國占有重要的位置,帶動了縣域工礦企業(yè)的發(fā)展。
植物資源
植物資源豐富,共有265科1150多種。其中,常見的植物藥材102科433種,國家掛牌收購的有172種,尤以杜仲、天麻、靈芝、銀杏、豬苓、柴胡、棗皮野生和人工栽培居多,杜仲、蠶桑、食用菌分別被列為國家和省、市生產基地,特別是名貴中藥材──杜仲,全縣地存48萬畝,屬全國最大基地縣。有用材林近75萬畝,活立林總儲量650萬立方米,為大力發(fā)展杜仲、蠶繭、木耳、香菇、天麻和林產品開發(fā)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資源。
經濟發(fā)展
全縣工礦企業(yè)122個,基本形成了以冶金、化工、電力、黃金、食品、建材和農、林、特產品加工為主的工業(yè)格局。其中,中、省、市工礦企業(yè)9個,屬陜西省鋼鐵、化肥、電力工業(yè)和黃金生產基地之一。有略陽鋼鐵廠、漢鋼楊家壩鐵礦、略陽發(fā)電廠、寶嘉磷化工集團略陽分廠、略陽磷化工總廠、何家?guī)r磷礦、煎茶嶺鎳金礦、張家山金礦、鏵廠溝金礦等中、省、市企業(yè)以及股份合作制企業(yè)。主要工業(yè)產品有生鐵、鋼材、磷肥、黃金、普通水泥、低熱微膨脹水泥、鑄鐵管、鑄石托輥、石棉瓦、硫鐵礦、硫酸、服裝、杜仲膠、杜仲油、食品等。2001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達到82881萬元。地方財政收入4390萬元。
旅游資源
縣城南3.5公里,有被譽為“小碑林”之稱的靈巖寺。該寺倚天然溶洞而建,洞臨嘉陵江而立。人文景觀融合自然景觀為一體。寺內樓臺錯落、紅框飛檐、絢麗多彩,F(xiàn)存有碑、碣和摩崖石刻130多通,其中宋代以前的就有25通,著名的東漢《甫阝閣頌》和迄今發(fā)現(xiàn)的我國最早交通規(guī)則“儀制令”以及新開發(fā)的五龍洞國家森林公園王富溝溶洞、張巖溝風景旅游區(qū)等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
略陽靈巖寺:位于陜西省略陽縣城靈巖路3.5公里處嘉陵江東岸的玉文山腰,它依托山崖兩個天然溶洞撲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巧妙結合,構成一處獨有神韻的佛教靈示圣地而著稱陜、甘、川三省,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省級風景名勝區(qū).。靈巖寺又名"靈崖寺"、"藥水巖"始建唐開元年,是陜南第一大佛洞,洞中流水潺潺,古稱"藥水"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寺內摩崖石刻多達130余通素有"小碑林"之稱,尤以《甫阝閣頌》的八分漢隸享益書法金石學界,國際友人和書家學者每年都來目睹其書采書韻,嘆為觀止。
江神廟:在略陽縣環(huán)城西路嘉陵江邊,有一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江神廟,又名“王爺廟”、“龍王廟”。 江神廟座東向西,東西進深約65米,南北面闊約30米,占地面積近2000平方米,整體建筑平面布局利用地勢落差,采用中國傳統(tǒng)宅第平面布局,形成上、中、下三進式院落,從西向東依次為戲樓、過廳、前殿、后殿,兩側廊房,布局合理緊湊。群體建筑外觀以實墻而為的封閉空間,形成外看見墻不見木,內看見木不見墻。戲樓面闊三間,進深四間,底層為江神廟人口,二層戲臺和化妝室用木板隔開,欄板,檐仿雕刻精細,過廳前殿、后殿面闊五間,均為穿斗式木構架。江神廟所有建筑細部裝飾著重于木雕板繪,外觀華麗,極富地方性和民族特點,檐口大量使用檔風板,遮蓋檐口內部梁架結構。戲樓翼角斜撐木柱是一只金雕木虎,并和人物造型聯(lián)成一體,給建筑增添了威嚴和別致的格調,戲分欄板木雕題材豐富,有獸頭圖案畫,氏羌人物和浮雕故事圖像,獸頭圖案畫多為熊、豬、猴之類動物,全廟共有近300余幅這樣的圖畫,氏羌人物形象奇特,衣著服飾與漢族迥然不同,浮雕人物故事圖像,多系人物花卉,現(xiàn)僅存木雕215幅,具有濃厚的羌文化特色和寫實風格。過戲樓往東,為一庭院,兩側過廳共分兩層,底層墻壁上展為略陽民歌、情歌,二層展有略陽民間人物故事傳說,再往東拾級而上,過一小巧玲瓏的大理石橋,即到江神殿前殿,飛龍繞柱,江神坐在龍身上一手抓龍角,一手指天,前殿兩側各有兩間小廂房,古時為船幫休息室,過前殿往東,拾級而上,則到了后殿,后殿與前殿之間,有一小小庭院,兩側各有兩間廂房,后殿為書畫展室,一進大門,便可聞到一股濃濃的翰墨清香。 江神廟是我國長江流域保存最為完整的古代氏羌戲院式建筑群,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研究和文物考古價值,為了加強對這一珍貴的文物建筑群的保護,縣上于2000年設立了江神廟民俗博物館。
靈巖寺
歷史文化
略陽縣位于嘉陵江上游,秦嶺西段南坡。因其地當秦蜀要沖、陜甘紐帶,千百年來一直被視為兵家必爭和商 旅輻輳之所在,素有“襟喉”、“鎖鑰”之譽。
略陽的古名甚豐,隨著歷代建置沿革,先后稱過“沮縣”、“武興”、“順政”、“興州”、“沔州”等等。 至于略陽之名的由來,亦有多種說法,歸納起來,大至分為三類:一是光照說。據明代《游寺記》載:“時過午, 即不見日,蓋山高云障,此略陽之得名也”。二是要隘說。據嘉靖略陽縣志載:“此地為用武之地,曰‘略’, 象山之南曰‘陽’,故名‘略陽’”。三是僑置說。南北朝時,隴之秦安設有略陽郡。因連年戰(zhàn)爭,彼地大批氐 人南遷至此,仍舊沿用原郡縣稱謂!赌淆R書》因而載之:“武興縣僑置略陽縣。”
略陽城區(qū)現(xiàn)存兩處城池,如今一面榜山、三面環(huán)水的商業(yè)區(qū),俗稱“老城”;與八渡河隔水相望的鳳凰山下, 尚可看到半圯城墻的居民區(qū),俗稱“新城”。然而,實際情況是“新城不新,老城不老”。據《元和郡縣志》載, 早在三國蜀漢時期,諸葛亮出祁伐魏,就在文家坪(即今略陽新城一帶),構筑成了武興城,此即略陽建城之始 舉。此后的千余年間,歷代的州、郡、縣,均設治于此地。直到南宋末年,頻繁的戰(zhàn)事促使這兒的城池毀廢,繁 華煙消。明代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陜西巡撫藍璋派員前來略陽重新筑城,新址改選在現(xiàn)在的“老城”之處。 三年竣工,城周五里,共設五門,至今城東門樓依然雄踞在八渡河西畔。由此可見,所謂老城,其實不過400余 年歷史;而新城的存在,卻已整整1700余年之久了?计“新城”、“老城”之稱錯位的由來,當與清代道光年 間一次遷城有關。原來,老城自建成之后,因其三面環(huán)水之勢,常受洪災肆虐,苦不堪言。據方志不完全統(tǒng)計, 從明萬歷年初到清嘉慶十六年的230多年間,略陽老城因特大水患而大規(guī)模補修或重建就達8次之多。清道光七 年(公元1827年)七月,大雨連綿20余日,嘉陵江、玉帶河、八渡河三水齊發(fā),漫灌入城,以致城垣廬舍,盡 皆傾圯,損失慘重。陜西巡撫林則徐赴略陽勘察,決定將縣城重新遷往鳳凰山下的文家坪一帶,以避洪災之困 擾。兩年后其城竣工,城周一里七分,設城門三座,共耗銀四萬七千余兩。因系新建,故將此處稱為“新城”; 與之隔河相對的原縣城,自然就成了“老城”。
民間藝術
、傺蚱す模ㄎ瑁郝躁柨h白雀寺、荷葉壩、橫現(xiàn)河、馬蹄灣、白水江等地,流傳著一種帶有氐羌族文化色彩的民間舞蹈羊皮鼓。羊皮鼓舞離不開羊皮鼓,它是舞蹈表演中的伴奏樂器,又是特定的道具,形成羊皮鼓舞的獨特風格和動律。羊皮鼓,是用羊皮蒙在蒲扇形或桃形的鐵圈上,并在鐵圈的把柄處系許多小鐵環(huán)(多為八或十二個),制成可以舞動的單面鼓。它是用藤鞭擊打鼓面和搖動鐵環(huán)發(fā)出的“彭、嚓”聲,構成舞蹈節(jié)奏和豐富多變的鼓點音響。通常情況下,由兩男性表演。表演者左手握鼓,右手持藤鞭,連打帶跳,邊敲邊舞,并在藤鞭擊鼓的“彭彭”聲和鐵環(huán)相撞的“嚓嚓”聲中,配以曲調高亢的唱腔和粗獷激越的舞蹈,形成一種別致、獨特的韻味。表演前,舞者原地先打一通鼓,起著醞釀情緒,烘托氣氛和招攬觀眾的作用。表演過程中,鼓聲又擔負著舞蹈唱腔的前奏和伴奏任務,同時為舞蹈提供鮮明的節(jié)奏。
、谏缁穑荷缁鹬饕懈哕E、彩蓮船、獅子舞、龍燈等。逢年過節(jié),民間以此作為娛樂活動。民國年間,多為民間自發(f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大多是政府提倡、支持下的群眾的有組織的活動。
高蹺:舞者雙足踩在二、三尺高或更高的木腿上,多人組成,扮成各種人物,手持道具,隨著鑼鼓的節(jié)奏,表演各種動作,走圓場,龍擺尾,插花十字或跳躍扭擺,漫游街頭。
彩蓮船:又叫跑旱船。用竹桿或木棍扎成輕盈的小旱船,周圍綴以彩布,嵌以紙、綢荷花。舞者扮成俊俏少女似坐其中,手提船沿,在鑼鼓聲中,或跑或停,游移不定,象蕩游在碧波之上,前有一艄公輕劃慢撥,多扮為老者,有的加以唱段。
獅子舞:又叫耍獅子。獅頭多以木竹作骨架,綢布包綴于外,獅身、獅尾用茍麻制成。大者2人扮演,1 人舞獅頭、1 人擺獅尾;小者1人扮演。表演時,1少年手執(zhí)繡球,做出各種動作,將繡球或拋或搖,獅子隨著繡球在鑼鼓聲中搖頭擺尾,跳躍躥伏。也有獅子躥桌子、滾大繡球者。
此外,還有跑竹馬、龍燈、耍貝殼等。
、鄞汤C:刺繡多用于婚喪嫁娶、打扮孩子和一般生活用品。如裝飾在衣、帽、鞋、襪、圍腰、腰帶、被、褥、床單、床圍、帳簾、枕頭、荷包、煙包上等。技法多種多樣,如繡花、架花、挑花、托花、游花、鎖花、勾花等。圖案多是花卉禽獸,也有古今人物,歷史故事,寄托著吉祥如意,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等美好愿望。其中鳳凰和老虎的圖案造形,近于漢朝瓦檔圖案,色彩常用大紅、桃紅、草綠、石綠、藏藍、藏青、石黃、金銀等。顏色的應用十分講究,大紅、翠綠、桃紅、草綠等多用在黑底上,看起來底沉色艷而不輕浮,黑而有光澤,加上金銀線的點綴,給人以富麗堂皇之感。在白底上多有桃紅、粉紅、草綠、石綠、石青等顏色,效果鮮艷而高雅。藏青、藏藍和石黃多起點綴調合作用。整個色彩單純而不單調,明朗、絢麗而又柔和悅目。還有用姜黃、淡黃、石青、石黃等各種色布作底子的,這類刺繡看起來質樸瀟灑?偟膩碚f,它不象關中的刺繡那樣顏色強烈刺眼,也不象四川的刺繡那樣纖巧素雅,而是顯示出略陽民性的粗獷、奔放,色調艷麗,內涵高雅,絕不粗俗。
刺繡作品中,很多都帶氐羌族風格,如《四角蝴蝶》、《中間團花》(俗稱四菜一湯)、《四姑娘打牌》、《嫁娶圖》、《出巡圖》、《姜太公釣魚》。從石甕子、青泥河收集的男女式大襟衣服和童帽看,其刺銹有明顯的氐羌族風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