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州市位于遼東半島西北部,地處沈大高速公路經濟帶中部,是國家批準的對外開放城市。東與岫巖縣、莊河市相鄰;南與大連市接壤;北臨營口市和大石橋市;西瀕遼東灣和營口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獨具一市連三港(大連港、營口港、鲅魚圈港)之利。中長電氣化鐵路、哈大公路、哈達高速鐵路、沈大高速公路、莊林路縱貫全境,從蓋州驅車2小時,即可到達大連周水子和沈陽桃仙機場,從蓋州驅車30分鐘即可到達建設中的營口支線機場,區(qū)位十分優(yōu)越?偯娣e2915.2平方公里,轄21個鄉(xiāng)鎮(zhèn)、6個辦事處,總人口72萬。有漢、滿、回、朝鮮、蒙古、壯等民族。
行政區(qū)劃
蓋州市轄6個街道、18個鎮(zhèn)、3個鄉(xiāng):
街道:鼓樓街道、西城街道、東城街道、太陽升街道、團山街道、西海街道
鎮(zhèn):高屯鎮(zhèn)、沙崗鎮(zhèn)、九壟地鎮(zhèn)、九寨鎮(zhèn)、萬福鎮(zhèn)、臥龍泉鎮(zhèn)、青石嶺鎮(zhèn)、暖泉鎮(zhèn)、歸州鎮(zhèn)、榜式堡鎮(zhèn)、團甸鎮(zhèn)、雙臺鎮(zhèn)、楊運鎮(zhèn)、徐屯鎮(zhèn)、什字街鎮(zhèn)、礦洞溝鎮(zhèn)、陳屯鎮(zhèn)、梁屯鎮(zhèn)
鄉(xiāng):小石棚鄉(xiāng)、果園鄉(xiāng)、二臺鄉(xiāng)
歷史沿革
蓋州市古稱辰州,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漢代就是商賈云集的遼東重鎮(zhèn)。清代中葉,成為東北的“財貨通衢”,“名聞八閩,聲達三江”。戰(zhàn)國時期,燕國開拓遼河流棧,蓋縣屬遼東郡。秦統(tǒng)一六國后仍屬遼東郡。西漢、魏晉時期,于蓋縣北設文縣(今大石橋市的湯池),南設平郭縣(今蓋州城),統(tǒng)歸遼東郡管轄。東晉十六國時期的前燕、前秦、后燕,屬平州的平郭縣。公元407年北燕建立后,蓋縣一度被高句麗割據,并筑建安城(今青石嶺的高麗城),置建安縣。唐高宗總章元年(668年)于建安城設置建安州都督府。遼于建安城置辰州,故蓋縣有古辰州之稱。金代改辰州為蓋州。 元代置該蓋州路,治所仍設在建安城。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年)把熊岳、湯池二縣并入建安縣。元世祖至元八年(1271年)建安縣并入蓋州。明洪武四年(1371年)廢元代州為衛(wèi),改蓋州為蓋州衛(wèi)。翌年改筑新城(今蓋縣縣城)。清康熙三年(1664年)置蓋平縣,隸屬奉天府。中華民國成立后,蓋縣繼稱蓋平縣,屬奉天省。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日寇侵占期間,仍屬奉天省蓋平縣。1945年“九·三”勝利后,成立蓋平縣人民政府,屬遼南行政公署管轄。1946年6月,遼南行署曾于萬福莊增設萬福縣。1946年冬至1947年春,蓋縣一度為國民黨所占領。1947年6月人民解放軍收復蓋縣。1948年十月撤銷萬?h并入蓋縣,屬遼東省管轄。1954年遼東、遼西兩省合并為遼寧省,蓋縣屬遼寧省。后為營口市轄縣。
地名由來
蓋縣原蓋平縣,為清康熙三年(1664年)改明代蓋州衛(wèi)而設。據史料記載,蓋縣境內,漢時設平郭縣。金、元、明代設蓋州。“蓋平”之名,是取“蓋州”、“平郭”兩個歷文地名的首字而得。1965年經國務院決定,改名為蓋縣,1990年,又改名為蓋州市。
氣候環(huán)境
蓋州地貌特征為“六山三水一分田”,屬遼南丘陵地帶,地勢東高西低,東部和東南部為高山和丘陵,西部和北部為平原。
雪帽山位于蓋州市九寨鎮(zhèn),山峻林密,古樸原始,風光秀麗。山上土質肥沃,植被豐富,生長著幾十個種類、近千畝的闊葉林,以及上百種中草藥和山野菜。一年四季花開不斷。這里還生活著幾十種野生動物,隨時可見松鼠、山雞跳躍山間,野鹿、狍子、獾、狐等穿行林中。整個雪帽山如同一個天然的野生動植物園。
氣候溫和宜人,全境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9.5℃,降水量636.3㎜,無霜期189天,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寒暑適中,溫和宜人。
自然資源
蓋州自然資源豐富。有黃金、花崗巖、大理石、瑩石、硅石、白云石、色晶石、耐火土、鐵、磷等20多種礦藏。其中黃金儲量達100噸,已投入生產的臥龍泉礦年產黃金近萬兩;◢弾r儲量達12億立方米,當年北京修建人民大會堂時就曾采用過這里的花崗巖石料。
蓋州淡水資源豐富,玉石洞、石門水庫蓄水達上億立方,蓋州有50多公里海岸線,灘涂5.6萬畝,淺海20萬畝。人工養(yǎng)殖開發(fā)潛力很大。年產魚、蝦、蟹、貝等海產品10萬噸。蓋州是國家海蜇出口基地,海蜇產量居全國之首,出口量占全省60%。淺海灘涂養(yǎng)殖開發(fā)達到19.3萬畝。
社會經濟
蓋州農產品資源豐富,農、林、牧、副、漁各業(yè)興旺發(fā)達,素有“北方大農業(yè)縮影”之稱。初步形成了水果、水產、畜牧、白色農業(yè)四大主導產業(yè)。蓋州絨山羊被譽為“國寶”,海蜇產量居全國之首,F(xiàn)已被國家確定為農業(yè)產業(yè)化示范縣、無公害水果示范縣、秸稈養(yǎng)羊示范縣,是全國重要的優(yōu)質果品生產和出口基地、海蜇生產和出口基地、絨山羊生產基地。
蓋州工業(yè)基礎雄厚。門類比較齊全,已形成機械、輕紡、冶金、化工、建材、造紙、黃金生產等工業(yè)體系。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逐步壯大,民營經濟成為主體。外向型經濟發(fā)展迅速,已有美國、加拿大、日本、韓國、荷蘭和港澳臺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客商來蓋州投資合作。太陽升、西海、沙崗、榜式堡工業(yè)園區(qū)初具規(guī)模。礦產資源儲量豐富,礦產開發(fā)方興未艾。
蓋州旅游資源豐富奇彩。境內古跡眾多,景觀迷人。已初步形成“一城一泉三山三海”觀光旅游格局。國家級文物遠古石棚、明朝玄真觀雖歷經滄桑,仍風韻猶存。赤山、青龍山、雪帽山景色秀麗,引人入勝。白沙灣、仙人島、北海浪緩沙細,風光怡人,是觀光、旅游、度假的佳地。
蓋州公共設施和城市功能日臻完善。交通網絡四通八達,郵電通訊高效便捷,水電充足,廣播電視、醫(yī)療保健、餐飲娛樂一應俱全,為中外客商提供良好的服務。
交通運輸
蓋州市地處大連、鲅魚圈、營口三港腹地,獨具一市連三港的水路之便,海岸線長達45公里,營口市鲅魚圈經濟開發(fā)區(qū)及鲅魚圈港坐落在懷抱之中;哈大公路、中長鐵路、沈大高速公路縱貫南北,莊林公路、蓋旺公路、蓋瑗公路橫貫東西;各級公路形成了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灣陸交通便捷,物流順暢。
沙崗站站址在遼寧省蓋州市沙崗鎮(zhèn),郵政編碼 115211 。建于 1908 年。離鲅魚圈港站 12 公里,隸屬沈陽鐵路局大連鐵道有限責任公司管轄,F(xiàn)為四等站?瓦\:辦理旅客乘降;行李、包裹托運。貨運:辦理整車貨物發(fā)到。
哈大公路、中長鐵路、沈大高速公路縱貫南北,莊林公路、蓋旺公路、蓋瑗公路橫貫東西;各級公路形成了四通八達的交通網。
風景名勝
青龍山旅游區(qū)位于蓋州市陳屯鎮(zhèn),是著名的避暑勝地。青龍山總面積不大,但山上蒼松翠柏,奇巖怪石,山花野果,鳥翔鹿鳴,恰似一個天然形成的碩大盆景,秀外而慧中。山上著名的景點有迎客松、泉半嶺、連理枝、二龍松、將軍石、喇嘛洞、龍王廟、望海寺等。
歸州白沙灣是一個在綠樹掩映之下的海濱浴場,人稱“東北第一灘”。歸州以盛產大桃和水產品而聞名,在首屆白沙灣鮮桃品評會上,一個單體重1040克的大桃成為白沙灣大桃之最,并被選入上海吉尼斯紀錄。白沙灣的水產非常豐富,深受旅游者的喜愛。
煙筒山城位于蓋州市東南二十里的煙筒山西側獨峰下的半山巔平坦處。有古城墻、古井、廟址、石刻等遺跡。是明萬歷十一年建筑,有外城、內城、中心城三級土城,此道石筑城墻是依山設險的屏障,是一個軍事用城。
赤山位于蓋州市羅屯鄉(xiāng)境內,五峰插日,赤紅如火,因而得名。赤山景點自然豁達,可概括為“一塔二寺三面城,五峰六洞七潭清,四驚八奇天下絕,九十景點各妙名”。最為著名的是近年來發(fā)現(xiàn)天然形成的送子觀音坐像。她高50多米,寬20多米,右手持凈瓶,左手抱嬰兒,面容慈祥,坐北朝南,凝視遠方。
仙人島森林公園位于月牙灣南部的蓋州市九垅地鎮(zhèn)境內,該旅游區(qū)擁有5000畝海防林,每到春季,槐花飄香,泌人心肺,林中漫步,心曠神怡。與其他海濱旅游區(qū)相比,仙人島有三大特色:一是余暉灑金,仙人島每到退潮時節(jié),千米沙灘露出海面,太陽的余暉照耀其上,如灑下萬點金珠,蔚為壯觀。
北海浴場位于遼寧省蓋州市團山管理區(qū)北海村。營口濱海大道38公里處、沈大高速蓋州站西行5公里、202國道蓋州清河轉盤西行12公里。北海氣候溫和,海灘平緩,水質優(yōu)良,由于開發(fā)程度較低,所以污染較輕。北海村民百分之九十以打漁為生,民風淳樸。北海浴場北側有海蝕龍宮一條街,千姿百態(tài)的奇礁異石,讓游人一覽龍宮的奇特風貌。
慈航寺
文物古跡
慈航寺位于美麗的蓋州市東北四公里,東城管理區(qū)虎斗馬峪村境內。慈航寺坐北朝南,建于山腰,背依秀美的蓋州城北第一高峰老青山,東、西、北三面環(huán)山,南臨 12 萬平方米水面的虎斗馬峪水庫,山峰疊翠,花香草秀,山下水庫水波瀲滟,山影倒影,周圍更兼果樹蔥蘢,慈航寺與青山綠水交相輝映,構成了遠近馳名的慈航寺風景旅游區(qū)。慈航寺現(xiàn)駐僧人40 多人,常住居士70 多人,每年各地朝拜者及游客超過20 萬人,為遼寧省重要的宗教活動場所。
營口蓋州鐘鼓樓位于營口市蓋州市,位于蓋州市中心偏南,建于明洪武五年至九年(1372一1376年),1988年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F(xiàn)二樓已毀,中部為觀音閣,閣后為大慈殿、寶殿左右各有配殿。正殿又稱觀音閣,硬山式,前出卷棚抱廈式建筑。上覆青瓦,下為朱色圓柱挺立。正殿兩側另有配殿、僧舍、枯木堂等建筑。正殿前,鐘亭、鼓亭分立兩側,另有清同治年間重修碑記兩塊。整個建筑古樸典雅,巍峨壯觀。
蓋州上帝廟位于蓋州市中心偏南,居于蓋州古城的南北中軸線上,建于明洪武九年(1376年)。鐘鼓樓上,東西為鐘鼓亭,中間為觀音閣,閣后為大雄寶殿,左右各有一配殿。鐘鼓樓周圍是蓋州古城的繁華區(qū)域,現(xiàn)尚存較多的明清民居。本名玄貞觀,又稱玄帝廟,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清以來幾次修繕。上帝廟以融匯元明兩代的建筑風格和民間特點、建筑雄偉壯觀而著稱,全木架結構,形制奇特,工藝精湛,彩繪傳神,F(xiàn)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蓋州特產
蓋州是全國海蜇生產和出口基地,出口海蜇占全省的80‰,占全國的60‰。海蜇一名水母。名見陳藏器《本草拾遺》,原稱海蛇。漁民撈捕加工后,稱其帽狀傘體為白皮子。稱其口腕及觸手為海蜇頭,是一種脂肪含量極低,蛋白質和無機鹽類含量豐富的水產品,食用后具有擴張血管、消炎散氣、潤腸消積等作用,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
絨山羊為白色絨毛,羊絨自然長度為6.5厘米,伸直長度為7.9-11.47厘米,羊絨凈率為66.57%-75%,而且具有高產、遺傳性能穩(wěn)定、適應性強的優(yōu)勢。1959年,經遼寧省家畜(家禽)品種普查定為省內地方優(yōu)良品種,稱“丁屯絨山羊”,后命名為“蓋平絨山羊”。1964年10月4日,遼寧省人民政府(委員會)批轉了省農業(yè)廳“關于蓋平絨山羊的調查報告”,并責成蓋州市農業(yè)局成立絨山羊畜種站,認真抓好絨山羊選育工作。1980年,國家農業(yè)部投資30萬元興建遼寧省蓋州絨山羊種羊場。蓋州絨山羊易名為“遼寧絨山羊”。該項成果獲國家農業(yè)部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蓋州是全省柞蠶專業(yè)生產基地,宜養(yǎng)柞蠶面積百萬畝,蓋州市榜式堡鎮(zhèn)是全國絲絹加工第一鎮(zhèn).以柞樹葉為食料的吐絲結繭昆蟲。屬鱗翅目、大蠶蛾科。學名為Antheraea pernyi Guērin-Mēneville. 柞蠶原產中國,是由古代棲息在山坡柞樹上的一種野蠶,經過長期馴化飼養(yǎng)而來。因此,又稱野蠶或山蠶。柞蠶屬于溫帶型經濟昆蟲,其生活適溫范圍為8-30℃,生長發(fā)育的適溫范圍為11-25℃,最適宜溫度范圍為22-24℃。主要分布于中國,在朝鮮、前蘇聯(lián)、印度和日本等國亦有少量分布。柞蠶是完全變態(tài)昆蟲,一生中要經過卵、幼蟲、蛹、成蟲4個形態(tài)和生理功能完全不同的發(fā)育階段。其中卵是柞蠶的胚胎發(fā)育形成幼蟲的階段;幼蟲是柞蠶唯一攝取食物,積累營養(yǎng)物質,并完成絲的合成及吐絲結繭的生長階段;蛹是幼蟲向成蟲變態(tài)的過渡階段,通過蛹的滯育渡過寒冷的冬季;成蟲是進行交配、產卵、繁衍后代的生殖階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