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縣位于浙江省中北部,紹興市北部,會稽山北麓,地處長江三角洲南翼,東接寧波,西鄰杭州。東與上虞市界,東南和西南分別與嵊州市、諸暨市為鄰,西和西北部與蕭山區(qū)接壤,北瀕杭州灣,腹部橫亙越城區(qū)。東西寬46.6千米,南北長68.5千米,周邊長356.59千米,總面積1202.54平方千米。 紹興縣下轄4個街道、15個鎮(zhèn),總人口72.20萬人(2010年)。
縣人民政府駐地:柯橋街道群賢路1661號 郵編:312030 區(qū)號:0575 代碼:330621
行政區(qū)劃
紹興縣轄4個街道、15個鎮(zhèn):
街道:柯橋街道、柯巖街道、華舍街道、湖塘街道
鎮(zhèn):齊賢鎮(zhèn)、錢清鎮(zhèn)、孫端鎮(zhèn)、福全鎮(zhèn)、馬鞍鎮(zhèn)、平水鎮(zhèn)、安昌鎮(zhèn)、王壇鎮(zhèn)、蘭亭鎮(zhèn)、稽東鎮(zhèn)、漓渚鎮(zhèn)、富盛鎮(zhèn)、陶堰鎮(zhèn)、夏履鎮(zhèn)、楊汛橋鎮(zhèn)
歷史沿革
從秦漢時代起,置會稽郡,唐代時稱越州,至南宋趙構改為紹興府,這也就是“紹興”地名的由來。民國以后改府為縣。紹興縣歷史悠久。新石器時代,境內已有人類繁衍生息,馬鞍山、壺瓶山等多處越族聚居遺址,距今約4~5千年。傳說時代,有鯀建堯郭迎堯巡狩;舜生上浦姚丘,厄會諸侯于百官,因有余姚、上虞、舜江、百官等地;大禹治水,娶妻涂山,計功諸侯于茅山,改名會稽山,遂有會稽之稱。后死葬會稽,今存大禹陵等18處遺跡尚歷歷在目。帝啟襲位,史建夏朝,立廟南山,以奉禹祀。帝相失國,少康中興,無余封國,始號于越。春秋戰(zhàn)國,允常稱王,僭稱越國。句踐繼位,構筑小城、大城(統(tǒng)稱蠡城)。遂有大越滅吳擴土,橫行江淮之間,號稱霸主。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郡縣天下,二十六年(公元前221),更名大越為山陰,縣制同此而始。析山陰東部置會稽鎮(zhèn)山為大。山陰在山之北為小,故多撤山陰而存會稽。唐憲宗元和十年(815),山、會并設才成定制,均以城河為界,東會稽,西山陰,且同城而治。
民國肇元(1912),廢府設縣,紹興縣直屬省。3年6月,省、縣間設道,屬會稽道。16年4月道廢,直隸省。24年6月設紹興行政督察區(qū),次年4月改第三行政督察區(qū),32年4月改名第二行政督察區(qū),紹興縣屬區(qū)。
1949年10月,紹興城區(qū)改置紹興市(縣級)。紹興市人民政府成立。7日,析紹興縣東部置會稽縣。紹興縣駐柯橋鎮(zhèn),轄城郊、柯橋、齊賢、進化、漓渚5個區(qū)。會稽縣駐皋埠,轄皋埠、東湖、東關、湯浦、馬山、越南6個區(qū)。2001年1月13日,國務院批準:(1)將紹興縣的斗門鎮(zhèn)(不含新馬山村、新合作村、新黃甫村、新孫端村、新豆姜村和新斗門村)、東浦鎮(zhèn)、鑒湖鎮(zhèn)、皋埠鎮(zhèn)和馬山鎮(zhèn)劃歸紹興市越城區(qū)管轄。(2)紹興縣人民政府駐地由紹興市越城區(qū)遷至柯橋鎮(zhèn)。2003年1月30日,浙政函[2003]12號批復,同意紹興縣齊賢鎮(zhèn)七里江等15個村劃歸越城區(qū)靈芝鎮(zhèn)管轄:將紹興縣齊賢鎮(zhèn)七里江、莊頭、林頭、五峰、前王、潞陽、潞莊、后諸、犭央犭茶湖、山泉、西山頭、青云、立岱、大慶寺、嘉會15個村劃歸越城區(qū)靈芝鎮(zhèn)管轄。調整以后,紹興縣齊賢鎮(zhèn)轄33個村、6個居委會,鎮(zhèn)政府駐地不變(前進村);越城區(qū)靈芝鎮(zhèn)轄41個村,鎮(zhèn)政府駐地不變(曲屯村)。
今日紹興
歷史地位
紹興縣是全國首批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在原始部落定居時代,屬于河姆渡文化圈的紹興就是中華文明的起源區(qū)域。從秦漢(公元前221年)到明清(公元1911年),紹興一直是中國南方區(qū)域性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之一,歷代名人薈萃,代有人杰。素有“江南明珠”、“絲綢之府”、“文化之邦”、“名士之鄉(xiāng)”之美譽。
紹興,歷史悠久。新石器時代,境內就有人類繁衍生息。傳說時代,尚存舜、禹遺跡。春秋戰(zhàn)國時期是越國基地。秦行郡縣,始置山陰縣。南朝陳時,析為山陰、會稽兩縣,同城而治。民國建元,撤府建縣,合二而一,統(tǒng)名紹興。因山陰、會稽、紹興,自東漢永建四年(129)起,向為會稽郡治、越州州治、紹興府(路)治、紹興市(專署)治所在地,故“紹興”既泛指郡、州、府、市,其轄區(qū)時有變動;亦專指越國都城和山陰、會稽及紹興縣。其基本地域和治所,歷經近2500年基本不變。而文獻史冊中郡、縣難分,縣多以縣顯而名聞全國,遠播世界。1982年2月8日,國務院公布紹興為第一批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地理狀況
紹興縣境背靠會稽山,北瀕海,故呈西面高、東北低的階梯形地勢,山脈、平原、海岸兼有,山丘與平原間界線明顯。西南部為低山丘陵河谷區(qū),占全縣總面積約51%,中北部為水網平原區(qū),占全縣總面積約30%,平均海拔6-7米,偶有孤山、殘丘分布其間,其高度一般不超過200米,史稱山會平原。東北部為濱海平原區(qū),占全縣總面積11%,海拔5米左右,系淤漲型灘涂,地勢平坦。
紹興縣境內有地望名稱并經實測高程的山崗共273座,嶺24座,為五百崗、木窩尖、獨子尖、化山、東干山、秦望山、西干山、香爐峰等,海拔一般在300-400米之間。駱家尖海拔747米,為境內最高峰。
發(fā)源于南部會稽山脈的石泄江、富盛江、攆宮江、平水江、直落江(若耶溪)、南池江、坡塘江、婁宮江、漓渚江、秋湖江、項里江、型塘江、陌塢江、夏履江等10余條江河溪流,史稱鑒湖36源。實有43條。北向涌入北部平原,與浙東運河、鑒湖、西小江相交,或溢而為江,或渚而為湖,或為沼為池,為溇為蕩,形成河道交叉縱橫,湖泊星羅棋布的平原河湖網,鑒湖、 湖、瓜渚湖、賀家池、白塔洋、芝塘湖、大板蕩等等18個湖泊點綴其中,平靜如鏡,蕩漾其間。
瓜渚湖
氣侯條件
全縣常年平均氣溫16.5℃,降雨量1397mm,無霜期237天,相對濕度81%。
紹興縣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溫度濕潤、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古人曾有“越山長青水長白,越人常家山水國”之詩句,贊美紹興“山常青,水常白”,氣候濕潤宜人。紹興縣耕地面積56.2萬畝,水面20萬畝,山林90萬畝。境內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資源豐富。作為江南水鄉(xiāng),境內南部會稽山脈峰巒疊翠、千巖競秀、溪澗濺珠;中部平原河湖密布、石橋參差、沃野千里;北部三江匯流、滄海桑田、一疇平展。
經濟概況
“改革開放以來,紹興縣經濟和社會事業(yè)得到了迅速發(fā)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是浙江省首批命名的小康縣之一。1991年起,均為“中國農村綜合實力百強縣(市)”,多次名列前10位。1988年起,連續(xù)三屆名列全國財政收入“十大財政縣”行列。2002年,再次躋身全國經濟十強縣。紹興縣還是全國村鎮(zhèn)建設先進縣、全國基礎教育先進縣、全國體育工作先進縣、全國村民自治模范縣、全國農村衛(wèi)生保健工作先進縣、國家級生態(tài)示范區(qū)。” 紹興縣是全國商貿市場大縣之一,柯橋中國輕紡城已成為目前亞洲最大的輕紡專業(yè)市場,輕紡產品總銷售額占全國的1/3。名列全國10大專業(yè)批發(fā)市場第2位。依托中國輕紡城建立的省級經濟開發(fā)區(qū)--紹興柯橋經濟開發(fā)區(qū)已初具規(guī)模,是紹興縣對外開放的重要區(qū)域。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全縣教育、文化、衛(wèi)生等各項事業(yè)都得到長足的進步。全縣涌現(xiàn)出一批經濟繁榮、社會文明、環(huán)境優(yōu) 美、城鄉(xiāng)一體的現(xiàn)代化新農村、新城鎮(zhèn)。
初步核算,2010年全縣實現(xiàn)地區(qū)生產總值776.10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10.6%,比上年提高0.8個百分點。人均生產總值107807元(按戶籍人口計算),增長10.0%,按年平均匯率折算為15925美元。第一產業(yè)增加值為28.70億元,增長4.1%;第二產業(yè)增加值476.13億元,增長8.5%,其中工業(yè)增加值達到431.64億元,增長8.0%;第三產業(yè)增加值為271.27億元,增長15.1%。三次產業(yè)結構比由上年3.7∶62.3∶34.1調整為3.7∶61.3∶35.0。
2010年實現(xiàn)現(xiàn)價農林牧漁業(yè)總產值42.63億元,增長19.1%。其中農、林、牧、漁各業(yè)產值分別達到25.24億元、3.24億元、8.83億元、5.12億元,分別增長22.4%、18.3%、13.9%、13.4%。
全縣工業(yè)總產值達到2844.87億元,增長19.9%,其中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總產值達到2441.37億元,增長23.7%。
建筑業(yè)整體實力顯著提高。全年完成施工產值840.40億元,增長15.3%,建筑企業(yè)全員勞動生產率達23.9萬元/人,增長16.3%,實現(xiàn)利潤19.20億元,增長20.8%,稅金總額25.40億元,增長17.1%。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積8166萬平方米。年末擁有建筑施工企業(yè)204家。
固定資產投資力度加大。2010年實現(xiàn)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16.80億元,增長16.4%,其中工業(yè)性投資168.20億元,增長7.8%,城市建設及非工業(yè)投資148.60億元,增長28.1%。非紡占工業(yè)投資比重進一步提高,紡織與非紡類投資占比由上年的48.2∶51.8調整為47.7∶52.3。
房地產業(yè)投資擴大,運行平穩(wěn)健康。房地產投資達96.7億元,增長57.4%。年末擁有房地產開發(fā)企業(yè)209家。全年房地產施工面積704.62萬平方米,增長46.8%,竣工面積110.49萬平方米,增長88.3%。商品房銷售面積163.32萬平方米,增長52.0%,商品房銷售額125.04億元,增長52.5%。
中國輕紡城商務區(qū)
產業(yè)發(fā)展
傳統(tǒng)商貿業(yè)提升發(fā)展。全年實現(xiàn)商品銷售額1319.16億元,增長29.8%,其中批發(fā)業(yè)銷售額1175.12億元,增長29.7%,零售企業(yè)銷售額144.04億元,增長30.0%,增速分別比上年高31.9和33.4個百分點。實現(xiàn)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9.40億元,增長17.8%。 商品市場交易保持較快增長。年末擁有各類商品交易市場81個,實現(xiàn)商品市場成交額830.50億元,增長12.4%。其中中國輕紡城紡織面料市場成交額438.64億元,增長12.0%;錢清輕紡原料市場成交額355.06億元,增長12.2%。
進出口總額突破100億美元。全年進出口總額108.82億美元,增長28.6%。其中出口為79.23億美元,增長31.2%;進口29.60億美元,增長22.1%。出口商品結構得到優(yōu)化,機電產品與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分別增長33%和73.8%。
引資領域不斷擴大。全年新批外商投資企業(yè)50家,增長51.5%,總投資24610萬美元,增長76.7%,注冊資本14595萬美元,增長48.5%,合同外資9570萬美元,增長287.5%,實際利用外資22001萬美元,增長115.1%。項目范圍覆蓋無紡布、化纖、航空材料、機械、建材、汽車銷售、服裝設計、會展、美容等。
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2010年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223元,比上年增長13.1%,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6685元,比上年增長13.6%。年末城鎮(zhèn)居民人均住房面積38.97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積59.82平方米。城鄉(xiāng)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shù)分別為35.8%和36.2%。
旅游資源
紹興縣是我國著名的水鄉(xiāng)、酒鄉(xiāng)、橋鄉(xiāng)、書法之鄉(xiāng)、名士之鄉(xiāng)。這里氣候溫和,資源豐富,歷史悠久,全縣有1個國家AAAA旅游區(qū)、2個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個省級風景名勝區(qū)、8個縣級名勝風景區(qū),有柯巖風景區(qū)、羊山風景區(qū)、安昌古鎮(zhèn)、印山越國王陵、魯鎮(zhèn)等著名景點和名勝古跡,自古為受人稱頌的旅游勝地。
紹興縣旅游資源豐富,文化底蘊深厚,被稱為水鄉(xiāng)、橋鄉(xiāng)、酒鄉(xiāng)、書法之鄉(xiāng)和名士之鄉(xiāng)。雖經1983年縣、市分設,2000年7月市、縣行政區(qū)劃調整,劃出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但經過幾年來發(fā)掘、建設,大批文物古跡修繕一新,新的景區(qū)景點不斷推出。這些風景區(qū)既有體現(xiàn)江南特色的山水景區(qū),也有反映宗教文化的寺院景點;既有蘊含悠久歷史的王陵古墓,又有體現(xiàn)民俗風情的古鎮(zhèn)古屋。至2000年底,全縣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1處,縣級風景名勝區(qū)8處,國家森林公園1處,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0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文保點26處和省級歷史文化名鎮(zhèn)2處。柯巖風景區(qū)、羊山石佛景區(qū)、蘭亭國家森林公園、平水江風景區(qū)、印山越國王陵和安昌古鎮(zhèn)均開放接待游客。越王崢、舜王廟等景區(qū)正在開發(fā)中。古纖道、宋六陵、夏履橋等人文景點亦可控尋訪古。這些風景區(qū)及文物古跡,與蘭亭、大禹陵、魯迅紀念館等串線連片,構成了紹興半小時汽車"旅游圈"。
紹興烏氈帽
名優(yōu)特產
紹興黃酒:黃酒是我國最古老的飲料酒。已有4000多年的釀造歷史。因最初的黃酒酒液黃亮,色澤澄黃或呈琥珀色,清澈透明,故稱為黃酒,經歷代人民的辛勤勞動,不斷完善釀造工藝,使我國的黃酒在世界上達到了較高水平。深受國內、外人士的喜愛。
烏氈帽:是紹興獨特的民間常用帽。明張岱《夜航船》載:“秦漢始效羌人制為氈帽。”明會稽人曾石卿亦有“鵝黃蠶繭燕氈帽”之句。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潘尚升從紹興袍瀆搬入城區(qū)西營,開設潘萬盛氈帽店,年產氈帽約2000頂。1940年,氈帽益盛。
紹興花雕:是以酒壇外面的五彩雕塑描繪而得名,色彩斑斕,圖案瑰 麗,題材多樣,四時花卉,靈禽神獸,歷史典故,無所不有。她不僅為紹 興黃酒增添了誘人的裝潢,也為古城紹興鑲了一道獨特的光環(huán),揉和著紹 興濃郁的民俗,展示出一幅令人神往的風情畫卷。 紹興花雕是從我國古代女兒酒演變而來。
紹興腐乳:早在五世紀魏代的古籍中,就有對腐乳 的記載:“干豆腐加鹽成熟后為腐乳”。明代李時珍著的《本草綱目》記 載:“腐乳又名菽乳,以豆腐腌過加酒糟或醬制者,味咸甘心。”紹興因有得天獨厚的鑒湖水,其水質甘冽,又含有少量礦物質,故紹興腐乳品質特優(yōu),加之以紹興老酒作輔料,其色香味更佳,從而馳名中外。
茴香豆:是紹興幾乎所有酒店四季常備的一種下酒物。用干蠶豆(當?shù)厝私辛_漢豆)泡浸后瀝干,與首香、栓皮、食鹽和食用山茶人鍋,放上適量的水,用文火慢煮,使調味品汁從表皮至豆肉吸收,持水分基本煮干后,離揭鍋冷卻,即成苗香豆。這種茵香豆是青黃色。表皮起皺,豆韌軟耐嚼,清香味甘。
紹興臭豆腐:凡到過紹興的人,都被飄揚在街頭的“遠之則臭,近之則香”的氣味所吸引過,那就是眾多游人所難以忘懷的臭豆腐。臭豆腐是霉菜的一種,它是利用霉莧菜梗鹵浸泡豆腐制成的,再用油炸了吃,香臭融合、外脆里嫩,是紹興街頭十分常見的小吃。除此以外,還有霉豆腐、霉千張、霉莧菜梗、霉毛豆、霉菜頭、霉冬瓜等,這些都成了紹興最有特色的風味菜肴。
紹興王星記紙扇:品種齊全、花色多樣、制作精細、用料考究。大多選用竹秀細勻的竹子作骨,以純桑皮紙為扇面,采用高山柿漆為制作的粘料,制作工藝十分復雜。如傳統(tǒng)產品黑紙扇,需經過72道工序,100多個制作過程才能完成。它的主要品種有:
|